预约小初高体验课 享受1对1辅导
各位家长请注意:此表单用于预约体验课,不想预约的家长,请勿填写
如果说高考是决定人生命运的先进道关卡,那么,分数只是比赛的入场券,接下来的志愿填报才是真正决定命运的时刻。大家为一张入场券准备了十二年时光,真正的比赛却只准备半个月甚至几天时间就仓促上阵,您不觉得这很滑稽吗?
从事高考志愿咨询多年,看惯无数优秀的孩子不听建议,终于一念之差误了终身;也欣喜地见过无数低分孩子因为熟知我们的志愿填报的规律而成就了自己。无论成功或者失败,这些都只在孩子或者家长一念之间。
打开这本书先进页,恭喜您,您给了自己赢得整个人生的机会,所以,希望您能花费半天时光认真读完这本小册子,哪怕只有一丝启迪也算善莫大焉。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我们这些经验和教训是用无数人血与火的经历换来的,希望您能在经验中找到适合自己的院校和专业,更希望您能在教训中看到失误点,避免高考志愿填报中的陷阱。
市面上有很多教您如何填报志愿的图书,也有很多专业咨询机构。书很便宜,几十块钱一本,院校专业介绍应有尽有,分数线如何……,其实,通篇都是废话,读起来根本就是浪费时间,一点用都没有。高考志愿咨询机构收费很高,至于我们的收费……,您也别打听了,高到市面通行价格根本没法比,我们不想做广告,干脆不提。
现在,打开这本书,这种真正的高端咨询顾问就站在您的面前,我们会把自己的高考志愿填报理念公诸于众,跟您用读书的模式娓娓道来,读完这本书,您将尽知尽晓我们的理念和方法——跟市面上流行的根本不一样。
这么说吧,市面上的高考志愿咨询机构会告诉您某类高校、某个专业历年分数线是多少,按照您的分数可以选择哪所高校,在其中选择优选者即可,他们会遵循“冲保结合”的原则(也许还有更绚的名字),尽量让您上层次较高的院校。为招揽客户,有人甚至会说,低分也能上好学校。我相信,就算您不去咨询这些机构,绝大多数考生也会按照这些原则选择高考志愿。
现在我要告诉您,“冲保”结合的原则是完全错误的,低分上好学校不是完全不可能,概率比彗星撞地球大不了多少。这些所谓“原则”的出发点就是错误的,志愿填报首先要关注的重点是就业,上大学的目标是为了找一份好工作,高考志愿选择的一切行为必须紧紧围绕这个核心。
从就业的角度来看志愿填报,您会得到完全不同的结论。
我们关注的先进重点甚至都不是哪一类学校、哪一类专业,在我们的分类里什么、,什么一本二本三本,统统地没有多大用处,我们有自创的一套高校分类系统,名为“院校9流分类法”。因为,志愿录取在高校,就业的主导权却在用人单位、在人才市场,这两者关注的重点根本就是两码事,“院校9流分类法”完全按照就业单位要求排列高校。高考志愿填报是为了自己的就业,在乎那些、,一本二本三本的虚名干什么?没错,我考不上一本,考不上就考不上,只要能在志愿填报的时候动动脑子,毕业的时候照样能找到比所谓“一本”更好的工作,这不比上什么“一本”实惠多了?
大家可以想一想,河南大学是所谓“一本”,其会计学是分数较高的专业之一;上海立信会计学院是名符其实的“二本”,在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中随便拉出一个专业,跟河南大学会计学专业比,那个学员在就业中更有优势?(如果不了解立信会计学院究竟在会计江湖上是什么位置,请自行百度,这里是中国会计现代教育的发源地,高端就业市场上甚至有“只认‘立信’二字”的传闻)
提出这样的概念不是为了吸引眼球,我们会实实在在告诉您: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把志愿填报聚焦在四年后的就业市场,将来想找什么样的工作,现在就必须报考什么样的学校。按照我们的原则,低分者照样不太可能上好的学校,但是,按照我们的原则,低分者将来找一份好工作的概率会成倍增加。
先说明先进个问题,高考志愿填报中分数重要吗?
答:分数当然很重要,但还没有重要到能代表一切。
相当一部分考生在志愿填报中没有做足功课,就是因为想当然地认为只要有分数就万事大吉了,没有分数就万事皆休。
分数确实非常重要,但志愿填报就更加重要,遗憾的是高考填报志愿的时间非常短,如果之前没有做好充分准备,短短几天时间根本来不及。
于是,绝大多数人选择了道听途说。
……某大学是、,上网查一查立刻就可以看到某大学的简介,嗯,看起来还不错,就是它了……
……某大学在志愿填报名录里是一本,总算是个不错的学校,相信在这里我会走好人生先进步的……
……上一届、上几届的某某读了某大学,据说不错,就报考这个学校吧……
大家回想一下,身边有多少人或者您自己,是不是在这样填报完志愿?然后……,然后的事情您就完全不知道了,任由老天去安排自己的命运吧,愿上帝永远与我们同在!
我命由我不由天啊!
您所认识的某个同学上了某高校、找了好工作,也许有人家个人特有的原因,无法模仿;某个大学口碑很好,是,可是,这所大学可能有几个专业极其难以就业,您恰恰就读了这个专业,听起来名字还是不错的(比如,生物工程,其实原来的底子是农学);至于网上的院校介绍,每家都在说辉煌的历史、牛哄哄的成绩,至于实用性,只能说“呵呵”——吹牛谁不会啊,何况是一所大学、一堆高级知识分子在吹牛,少有比一般人有水平!
再说明第二个问题,分数线重要吗?
答:分数线当然很重要,但分数线是较容易误导人的一个东西,千万您可别上当。
反正上了分数线,哪家还不都一样?
错、大错特错、错的离谱!
从2003年开始,各省份陆续开始按照“一二三本”的模式划定分数线,按照我们的意见,一、二、三本根本不能代表任何事情,无论学校教学质量、就业前景还是教职工素质,跟一、二、三本都没什么关系。细心的家长会发现,同一个高校,有二本的专业也有一本的专业,甚至在A省是一本,到了B省就成了二本了(极少数二本变三本的也有)。
一所高校怎么可能同时既是一本又是二本,甚至是三本?究竟一二本是怎么划分的?很遗憾,我无法告诉您,因为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这样的分数线划分标准对就业来说没有什么指导意义。
恰恰绝大部分人还真就把一二三本当回事,认为自己上了某个类别的分数线,就只能上某类学校。分数高的洋洋自得:反正上一本线了,怎么着也上了!分数低的垂头丧气,三本那个学校还不都一样?
谁告诉您一本就一定是重点大学、一定在就业中有优势了,谁又告诉您二本三本就一定没戏唱了?
不了解高校的真实情况,想当然去相信一二三本分数线,结果,我们就看到了这样的结果。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绝大部分人(这一个“绝”字绝不夸张)发现自己去了志愿里较不愿意去的一所院校,或者去了高考之前从来没有听说过的学校,对所学专业或者就读学院更是闻所未闻。
这样的情况还少吗?只要稍微关注一下上一届的师兄师姐,就当知我所言非虚,他们对此有着切肤之痛,但是,悔之晚矣啊。
更痛的还在后面,大学只是一个开始。
一个十八九岁风华正茂的青年、您疼爱了将近二十年的孩子,命运就因为志愿填报时一念之差被无情地改写。因为,接下来的大学四年,一个少年会成长为青年,他(她)将先进次真正离开父母、先进次真正拥有属于自己的人脉、先进次完全独立地思考并规划自己的人生,他身边的环境将决定他的眼界、思维、人生高度(后面我们会提到,城市是决定这些的先进因素,所以,我们建议志愿较好城市),当然也会决定他的职业、婚姻乃至整个命运。原本,他可以有更好的命运,就因为一时的懵懂与无知,一切的一切就这样被葬送了。
为什么志愿填报会有这种结果?
我来告诉大家,高考志愿制度设计的初衷原本就是如此。高考志愿填报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每年有900万考生,目标是以较大的概率助力每家学校都能招到足够的孩子,不是为您专属定制,助力您的孩子能物尽其才、人尽其用。您还别抱怨,我敢对灯泡发誓,高考志愿录取系统是全国较公平的行政准入许可(没有之一),志愿填报、录取的游戏规则是给定的,早就公诸于众了,绝大部分人是抱着鸵鸟心理,眼不见心不烦,不知道也不去做功课,睁着双眼违反规则。
也就是说,按照规则来说,所有高考录取结果一定都是在志愿填报时经本人同意过的,否则,不会也不可能有较后的结果。较后的结果偏偏就是在您自己认可之下把自己调整到不想去的地方。
所以,您或者您的孩子就这也被毁了,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上了一个错误的大学,顺便还是一个错误的专业,十年寒窗,毁于一旦。就这样还想找好工作,那是门都没有的。所以,网路上现在流传一个笑话:4000块钱就想招农民工?没门儿,4000块钱您较多只能招一个大孩子!
这不是讽刺,是血淋淋的现实,大学毕业后起薪4000大洋可是先进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