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思1对1资讯站

资讯

成都

课程咨询: 400-810-2680

预约小初高体验课 享受1对1辅导

各位家长请注意:此表单用于预约体验课,不想预约的家长,请勿填写

获取验证码

请选择意向校区

请选择年级

请选择科目

立即体验
当前位置:家教成都站 > 学而思1对1小学频道 > 四五年级语文 > 正文

四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资料

2019-12-05 17:42:31  来源:网络

  四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资料。对世界上的一切学问与知识的掌握也并非难事,只要持之以恒地学习,努力掌握规律,达到熟悉的境地,就能融会贯通,运用自如了。成都学而思1对1的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四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资料。

 

 

  四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资料

 

 

  四年级上册期末复习

 

  先进单元

 

  1.《观潮》

  一、生字组词

  潮cháo(热潮、观潮、心潮澎湃)

  据jù(据守、据说、据为己有)

  堤dī(河堤、大堤、千里之堤)

  阔kuò(广阔、宽阔、高谈阔论)

  笼lǒng(箱笼、笼罩、笼络人心)

  罩zhào(罩住、口罩、罩起来)

  盼pàn(期盼、盼望、左顾右盼)

  滚gǔn(翻滚、滚动、滚瓜烂熟)

  顿dùn(顿悟、顿时、茅塞顿开)

  逐zhú(追逐、逐渐、随波逐流)

  渐jiàn(渐渐、渐变、循序渐进)

  犹yóu(犹豫、犹如、虽死犹生)

  崩bēng(崩溃、崩盘、土崩瓦解)

  震zhèn(地震、震动、震耳欲聋)

  余yú(剩余、余波、高兴之余)

  二、多音字

  笼:lónɡ(鸡笼 、蒸笼) lǒnɡ(笼罩 、笼络)

  闷:mēn(闷热 、闷声不响) mèn(烦闷 、闷闷不乐)

  号:háo(号叫、风号浪吼) hào(号令、括号)

  隆:lōnɡ(轰隆、黑咕隆咚) lónɡ(隆隆 、兴隆)

  观:ɡuān(观看 、奇观) ɡuàn(道观 、白云观)

  薄:bó (薄弱 、单薄 、薄雾) bò (薄荷)

  三、近义词

  顿时——立刻 奔腾——奔驰 依旧——依然 屹立——矗立 犹如——如同 宽阔——宽广

  四、反义词

  宽阔——狭窄 平静——喧闹 人声鼎沸——鸦雀无声 风号浪吼——风平浪静

  五、文中四字词语积累

  天下奇观 若隐若现 人山人海 昂首东望 闷雷滚动 人声鼎沸 风平浪静 水天相接 白浪翻滚 齐头并进 浩浩荡荡 山崩地裂 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

  六、理解词语

  霎时:形容时间极短。

  余波:指事件结束以后留下的影响。课文中指潮头过去以后留下的水浪。

  笼罩:像笼子似的罩在上面。本文形容雾很大。

  颤动:短促而频繁地振动。

  屹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常用来比喻坚定不可动摇。

  闷雷:声音低沉的雷。

  涌来:急速地流过来。

  横贯:横着通过去。课文里是说大潮滚滚而来,横着漫过整个江面。

  漫天卷地:布满天空,席卷大地。形容水势很大。

  人声鼎沸: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

  浩浩荡荡:课文里是讲大潮滚滚而来,水势很大的样子。

  风平浪静:没有风浪,水面很平静,比喻平静无事。

  山崩地裂:山岳倒塌,地面裂缝。文中形容浪潮声音巨大。

  风号浪吼:狂风号叫,波浪怒吼。形容风浪大,声音响。

  七、课文分段

  先进段(第1自然段):概括的介绍钱塘江大潮。

  第二段(第2自然段):写潮来前的景象。

  第三段(第3--4自然段):写潮来时的壮观景象。

  第四段(第5自然段):写潮退后的景象。

  八、句子解析

  1.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这句是本课的中心句,一开头作者就把观潮后的感受写得清清楚楚。

  2.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昂首东望”、“等着”、“盼着”说明了人们急切的心情。

  3.我们随着观潮的人群,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人声鼎沸”“踮着脚”生动地写出了观潮人迎接大潮的惊喜之情,从侧面衬托了江潮的奇特、壮观。

  4.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把浪潮比作齐头并进的千万匹白色战马,写出了钱塘江大潮到来时奔腾的形态特点。

  5.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用夸张的手法把潮来时的声响说成“山崩地裂”,形象地写出大潮到来时的巨大声音,这样有声有色的描绘,使人如身临其境,让人无不惊叹钱塘江大潮非凡的气势!

  6.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地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

  这句话写潮头过后的余波。从余波“漫天卷地”和“风号浪吼”可以想象出潮头到来时大潮的气势是何等的巨大。

  九、问题归纳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课文按照“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退之后”的时间顺序记叙的,重点描写了潮来之时潮水的壮观景象;从声音和样子两方面写出了潮水的宏伟气势。

  2.“观潮”和“天下奇观”,两个词语中都有一个“观”字,这两个“观”字意思一样吗?

  不一样。“观潮”的“观”是“看”的意思。“奇观”的“观”是“景象”的意思。“奇观”,指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或出奇少见的事情。千百年来,钱塘江以其奇特卓绝的江潮,不知倾倒了多少游人看客,因此人们由衷地赞叹其为天下奇观。

  3.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闷雷的响声是怎么样的?“轰隆隆”这个响声,作者用哪个词来形容?

  闷雷的响声是低沉的;“轰隆隆”这个响声,作者用闷雷滚动来形容的。

  4.你理解“人声鼎沸”吗?能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在什么时候或什么情况下会出现“人声鼎沸”的情景?

  喧闹的场面就可以用这个词语来形容。人声鼎沸,人 们说话的声音就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例如:开运动会时;大型集会时;六一活动等。

  十、课文主题

  本文描写了作者观看钱塘江大潮的盛况,展现了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突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与壮观,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十一、教材功课题目

  2.作者按时间顺序来写的:潮来前 、潮来时 、潮来后 。

  “快看,潮来了!”人们不约而同向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在天水相接的地方,拱起了一条白线,浮在宽阔的海面上,向葫芦把儿这边促来,越来越近,清晰地看见白线伸出的地方巨浪翻滚,伴着闷雷般的轰鸣,大地仿佛也在颤抖。游客们屏息凝神,惊恐好奇的眼睛注视着神使鬼差的奇景……

  十二、写作特点

  本课运用形象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钱塘江潮水汹涌澎湃、雷霆万钧的情状和声威。

  如:“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这句话绘声绘色地描绘出浪潮浩荡的气势,令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如何写好比喻句呢,首先,要恰当使用好比喻词(如:好像、像、犹如、仿佛等),其次,比喻要形象贴切,富有新意,不落俗套。第三,本体和喻体之间要有相似性比喻要通俗易懂不能牵强附会。

  2.《走月亮》

  一、会认的字

  淘(táo)(淘米)(淘金)(乐淘淘)

  烁(shuò)(闪烁)(烁烁)(照烁)

  二、会写的字。

  牵(牵手)(牵引)(牵动)

  俗(粗俗)(习俗)(风俗)

  三、近义词。

  柔和——温和 风俗——习俗 满意——满足

  四、反义词。

  柔和——强烈 满意——不满 成熟——幼稚

  五、佳句欣赏。

  1.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走月亮》

  2.在这片地里,我们种过油菜,种过蚕豆。我在豆田里找过兔草。我把蒲公英吹得飞啊,飞,飞得好高。收了豆,栽上水稻,看,沉甸甸地,稻穗低垂着头。现在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田像一片月光镀亮的银毯。《走月亮》

  六、课文主题。

  《走月亮》主要写了“我”和阿妈在月明之夜走月亮,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的事,表达了“我”和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以及“走月亮”的无限乐趣。

  3、《现代诗二首》

  一、多音字

  尽jǐn(尽管) jìn(尽头) 溜liū(溜走) liù(眼尖手溜)

  二、近义词

  倦一累一瞬一一霎霸占一侵占

  三、反义词

  斜一正 扁一圆

  四、理解词语

  归巢:返回巢穴。

  斜阳:傍晚时西斜的太阳。

  《秋晚的江上》

  与诗相关

  从意境的创造和表现手法看,主要还是从宋词尤其是小令和元曲里化出。像冰心、宗白华的小诗,注重在意象的暗示性的哲理,而刘大白则注重于情与景在自然的描写过程中的契合。这便是旧诗里所谓的诗画结合、情景交融了。

  归鸟与斜阳在空间上相距遥远,诗人却将其融汇于鸟儿在通红的残阳里寻觅归巢的大平面中。然而作为诗,就要运用语言的力量巩固景致的表现力并注人诗人情感的生命之泉。这里“倦”、“驮”是关键二字,这是诗人的想象,同时也是诗人情感的移入。鸟倦实在也是人倦。而驮字,一方面是景致的进一步的渲染和奇丽的想象,另一方面也是突出鸟倦的程度,因为驮是一种负荷,而驮的又正是太阳,这样让人看到的就不仅仅是一种景致,而包含诗人对生活的体验。第二段是先进段情景的继续与开展。

  不说落日沉入江底,而说落日被鸟翅翻掉在江里,这是极富表现力的。它是极其夸张而又符合逻辑的动态描写,诗人想象力的深化,它使夕阳沉人江心,这一瞬间的景象更出神入化了。

  同时,鸟翻双翅,抖落斜阳,在情绪上也是一种发展,它表明鸟不堪沉重的负担,希冀于一种自由的生活。较末两句,通过“妆”和“红颜”,把芦苇人格化了,给全诗平添了一些情趣与生气。

  与诗人相关

  【刘大白,生于1880年,1932年逝世,浙江绍兴人,与鲁迅先生是同乡好友,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文学史家。曾东渡日本,南下印尼,接受先进思想。先后在省立诸暨中学、浙江先进师范、上海复旦大学执教数十余年。

  1919年他应经亨颐之聘在浙一师与陈望道、夏丏尊、李次九一起改革国语教育,被称为“四大金刚”。后任教育部秘书、常务次长,中央政治会议秘书等职。出版新诗集《旧梦》《邮吻》。出版的著作还有《旧诗新话》《白屋说诗》《白屋文话》《中国文学史》及旧体诗集《白屋遗诗》等。】

  《花牛歌》

  【作者简介】

  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现代诗人、散文家。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曾经用过的笔名:南湖、诗哲、海谷、谷、大兵、云中鹤、仙鹤、删我、心手、黄狗、谔谔等。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

  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1918年赴美国克拉克大学学习银行学。十个月即告毕业,获学士学位,得一等品质奖。同年,转入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院,进经济系。

  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奠定其浪漫主义诗风。1923年成立新月社。1924年任北京大学教授。1926年任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和南京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教授。

  1930年辞去了上海和南京的职务,应胡适之邀,再度任北京大学教授,兼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授。1931年11月19日因飞机失事罹难。代表作品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

  徐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飞》《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的名篇。

  【文章赏析】

  《花牛歌》全诗四节,用了回环反复的结构形式,”花牛在草地里坐”、“花牛在草地里眠”、“花牛在草地里走”、“花牛在草地里做梦”。韵脚多变换,读来通体匀称。将花牛行动景象巧妙生动地展现,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崇。

  4.《繁星》

  作者|巴金

  汉族,1904年11月生,四川成都人,无党派,1921年于成都外语专门学校肄业。

  1927年至1929年赴法国留学。

  1929年回国后,从事文学创作。

  1935年至1950年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平明出版社总编辑。

  1950年后任平明出版社总编辑,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1953年9月后先后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文艺月报》、《收获》、《上海文学》主编。

  1962年后任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文化大革命”中受冲击。

  1977年至1983年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

  1983年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2003年3月在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当选为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2003年11月,国务院授予巴金先生“人民作家”品质称号。

  2005年10月17日19时06分在上海逝世。代表作《家》《春》《秋》。

  一、多音字

  觉jué(觉得) jiào(睡觉) 数shù(无数) shǔ(数不清)

  二、近义词

  静寂—安静 梦幻—梦境 微小—细小

  三、反义词

  模糊一清楚 静寂—嘈杂 密密麻麻—稀稀疏疏 摇摇欲坠一稳稳当当

  四、理解词语

  繁星:多而密的星星。

  纳凉:乘凉。

  静寂:没有声音;很静。

  群星密布:像天上的星星一样摆布着,形容事物很多。

  摇摇欲坠:形容非常危险,就要掉下来或垮下来。

  半明半昧:形容有时明亮,有时昏暗。

  梦幻:如梦的幻境;梦境。

  五、词语搭配

  (密密麻麻)的星星 (静寂)的夜 (星群密布)的蓝天

  六、词语扩展

  AABC式词语:摇摇欲坠 滔滔不绝 井井有条 彬彬有礼 落落大方 侃侃而谈 津津乐道

  ABAC式词语:半明半昧 自言自语 不紧不慢 若隐若现 绘声绘色 不折不扣 患得患失

  七、句子解析

  1.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

  这句话将“我”眼睛模糊时所见的无数星星摇摇欲坠的情态,比作“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十分生动形象,富有情趣,有一种朦胧的美、梦幻的美。

  2.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作者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依次从触觉、听觉、幻觉的角度写出了海上柔美、静谧和奇妙,营造出童话般的意境,给人一种梦幻般的美感,使读者受到强烈的感染。

  3.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

  这样写,将我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命笔含情,追求意境,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得其情,产生无穷的遐想。

  八、问题归纳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课文按照时间顺序,紧紧围绕“繁星”展开描写,状写了“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

  2.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按时间顺序。“从前”、“三年前”、“如今”、“有一夜”。

  3.为什么三次看星空情况和感受会不同?

  因为随着作者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对星空的观察和感知逐步深入精微了。

  九、课文主题

  课文按照时间顺序,紧紧围绕“繁星”展开描写,状写了“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表达了“我”对繁星和大自然的热爱、对光明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请加入QQ群,试题资料免费放送!
请加入QQ群,试题资料免费放送!
  • 小学资料分享群:648692527
  • 初中资料分享群:397755459
  • 高中资料分享群:651207579
  • 成都小学交流群: 697100719
  • 成都初中交流群: 450807230
  • 高三学生学习群:483569916
  • 高二学生学习群:674178520
  • 高一学生学习群:834555602
  • 意见反馈电话:010-52926893  邮箱:advice@xueersi.com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