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思1对1资讯站

资讯

成都

课程咨询: 400-810-2680

预约小初高体验课 享受1对1辅导

各位家长请注意:此表单用于预约体验课,不想预约的家长,请勿填写

获取验证码

请选择意向校区

请选择年级

请选择科目

立即体验
当前位置:家教成都站 > 初中辅导 > 正文

现代文阅读及答案:消费社会的艺术状况

2018-09-19 13:06:38  来源:来源网络
  现代文阅读及答案:消费社会的艺术状况,“我不会给艺术下定义,而是要探寻它存在的理由。”成都学而思一对一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现代文消费社会的艺术状况,欢迎大家参考,现代文阅读及答案:消费社会的艺术状况
 
 
 
 
 
  现代文阅读及答案:消费社会的艺术状况
 
  在大众传媒主导的时代,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加速了艺术生产的通俗化进程。从诗歌到小说、由文学到电影、再从电影到电视、由电视到网络,文化媒体的更新换代带来的是人类艺术实践向着不断通俗化的方向行进。尽管美学家们曾为之担心,但艺术史的这种由“雅”向“俗”的转型事实上从来不是什么问题。在欧洲中世纪时,教会一度放松了要求音乐服务于宗教宣传的严格限制,重返市井世界和乡间集市的结果让音乐得到了飞跃式发展。作为纯艺术的莎士比亚戏剧较初只是供大众欣赏的东西,反之作为通俗文学的金庸小说则已成为当代中国文学的经典。总体而言,不能不承认通俗性从来都是艺术精神的基本元素之一。
 
  美学方面的考量表明,大众传媒产生的问题不在于通俗化,在于随传媒时代来临而形成的消费社会文化状况的变革。在消费主义的垂帘听政下,借通俗文化之名出现的“媚俗”与“恶俗”让当代艺术面目全非。所谓“媚俗”,按小说家昆德拉的解释,其实也就是审美主义的进一步的衍生,是诸如高明地玩弄漂亮的词藻和绝妙地讲究纯形式的效果等等。是将原本属于“将肉麻当有趣”的低级粗俗的东西,改头换面变成了一种冠冕堂皇的艺术风格。从而以这种方式让我们或者接受空洞无物的艺术赝品,或者欣赏信口雌黄的文化说教。“恶俗”则是指对被消费主义刺激得过度疲劳的欲望的较后挣扎,表现为对嗜血、残酷、疯狂的需要。无论是媚俗还是恶俗,它们都利用了艺术对于形式——感觉/身体——官能等方面的强调。媚俗是通过对审美形式的极端巩固,去掉了其原本蕴含的语义维度的结果;恶俗则是利用艺术体验中的狂欢化精神,将其推向极端,以一种疯狂取代审美体验中的激情。
 
  以此而言,传媒时代的审美文化的问题与其说是“艺术消亡”,不如讲是“艺术被囚”。在消费主义的旗帜下,通俗文化已被媚俗文化与恶俗文化所把持。所谓的后现代艺术家是“不论什么废物都充当艺术作品”,结果是“不论什么艺术作品都被当作废物。”消费主义总是与图像文化联袂出击,无论是经济促销还是政治作秀,离开了艺术媒介无从谈起。从各种各样的体育比赛到大大小小的歌舞晚会,艺术既无处不在又无处可觅。用尼采的话说,没有一个时代,人们对艺术谈论得如此之多,而尊重得如此之少。正如他所指出的:“当批评家支配着剧场和音乐会,记者支配着学校,报刊支配着社会的时候,艺术就沦为茶余饭后的谈资,而美学批评则被当作维系虚荣、涣散、自私、原本可怜而绝无创造性的社团的纽带了。”这番批评虽然严厉,但也不能不承认十分中肯。事情的症结在于:消费主义让艺术剩下了华丽的躯壳,去除了它的灵魂。这让当今世界的画家或作家或音乐家等都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写作?什么是艺术创作?
 
  凡此种种都需要我们将“艺术何为”的话题继续进行下去。“我不会给艺术下定义,而是要探寻它存在的理由。”泰戈尔的这句话道出了美学永远的使命。用桑塔格的话讲:“从现在起一直到我们意识的终结,我们都无法摆脱为艺术辩护的责任。我们顶多是不赞成这种或那种辩护的手段而已。”当代美学面临的一项基本工作,仍然是“必须尽一切可能,对现代艺术加以筛选,把那些真正对人类有益的艺术与那些对人类无益的艺术区别开来”。传媒时代艺术文化生产的一个严竣现象乃是缺乏“对真正的艺术和伪劣艺术作出区别”。而从美学上看,问题的症结在于如何把握“崇高之后”的艺术实践。
 
  1.对于“媚俗”与“恶俗”,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媚俗,是审美主义的进一步衍生,是高明地玩弄艺术技巧,将低俗变得冠冕堂皇。
 
  B.在消费主义的观念下,媚俗与恶俗借通俗文化之名,将当代艺术弄得面目仝非。
 
  C.恶俗利用艺术体验中的狂欢化精神,将审美形式推向极端,追求嗜血、残酷、疯狂。
 
  D.通俗文化已被媚俗文化与恶俗文化囚困住,这正是传媒时代审美文化的问题所在。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文化媒体的更新换代、日常生活的审美化都促使了人类的艺术实践不断向通俗化方向
 
  发展。
 
  B.尽管为之担忧,但美学家们不得不承认,由“雅”向“俗”转型是艺术史发展的必然规
 
  律。
 
  C.大众传媒出现的媚俗、恶俗等问题,与通俗化无关,而在于传媒时代消费社会文化状况
 
  的变革。
 
  D.消费主义让艺术只剩下了华丽的躯壳,沦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却去除了它的灵魂
 
  与精髓。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今中外的历史证明,艺术只有为大众所接受,才能得以飞速发展并成为经典之作。
 
  B.当今社会,各类体育比赛、歌舞晚会,艺术性不强,但仍然体现了尊重艺术的价值追求。
 
  C.针对“艺术何为”,泰戈尔认为美学的使命是探寻艺术存在的理由,而不是给艺术下定义。
 
  D.去伪存真,是当代美学的一项基本工作,也是传媒时代艺术文化生产面临的严峻考验。
 
  参考答案:
 
  1.(3分)C
 
  2.(3分)B
 
  3.(3分)B
 
  现代文阅读及答案:消费社会的艺术状况已经为大家整理好了,感谢您的阅读。如果需要咨询学而思一对一的课程欢迎拨打4000-121-121。
请加入QQ群,试题资料免费放送!
请加入QQ群,试题资料免费放送!
  • 小学资料分享群:648692527
  • 初中资料分享群:397755459
  • 高中资料分享群:651207579
  • 成都小学交流群: 697100719
  • 成都初中交流群: 450807230
  • 高三学生学习群:483569916
  • 高二学生学习群:674178520
  • 高一学生学习群:834555602
  • 意见反馈电话:010-52926893  邮箱:advice@xueersi.com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