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思1对1资讯站

资讯

成都

课程咨询: 400-810-2680

预约小初高体验课 享受1对1辅导

各位家长请注意:此表单用于预约体验课,不想预约的家长,请勿填写

获取验证码

请选择意向校区

请选择年级

请选择科目

立即体验
当前位置:家教成都站 > 作文频道 > 正文

高二语文作文素材100列

2018-09-01 21:46:13  来源:来源网络
  高二语文作文素材100列!上学的铃声响起来了,学习的脚步声也越来越近,语文作为一门重要学科,是我们必须掌握的,因此成都学而思一对一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高二语文作文素材100列,帮助大家提高语文写作能力。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高二语文作文素材100列
 
 
  科学先锋徐光启
 
  他父亲居丧的3年期间,就在他家乡进行农业试验,总结经验,写了《甘薯疏》等农业着作。1613年秋至1618年闰四月,徐光启又来到天津垦殖,进行第二次农业试验。1621年又两次到天津,进行更大规模的农业试验,写出了《北耕录》等着作。这两段比较集中的时间里从事的农事试验与写作,为他日后编撰大型农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622年启告病返乡,继续试种农作物,同时开始搜集、整理资料,撰写农书,以实现他毕生的心愿。崇祯元年(1628年),此书写作才初具规模,直到去世也没有给书定稿。这部农书较后由他的门人陈子龙等人负责修订,在徐光启死后的第6年,刻板付印,并定名为《农政全书》。
 
  速用句评:只要选定了方向,并且不懈努力,就自然有高飞成功的时候。因为徐光启的不放弃,所以他用零碎的时间写成了一部科学的大书,人生的大书。
 
  速用方向:方向积淀成功放弃得失忙闲3、低调谦逊的徐光启
 
  徐光启考中进士,通过殿试诊断,被皇帝任命为翰林院庶吉士,因为当时已有惯例:非进
 
  【人物简介】
 
  徐光启(1562年4月24日-1633年11月10日),字子先,号玄扈,教名保禄,汉族,明朝南直隶松江府上海县人,是万历三十二年(1604)进士。中国明末数学和科学家、农学家、政治家、军事家,官至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通天文、历算,习火器。入天主教,与意大利人利玛窦研讨学问。1612年,担任历书纂修官,与传教士熊三拔共制天、地盘等观象仪。次年遭攻击,称病辞职,屯耕于天津。熹宗即位,因为志不得展,称病辞官。后复职,后因为忤逆魏忠贤被革职。崇祯元年(1628)召还,奉敕督领历清军。三年,疏陈垦田、水利、救荒、盐法等拯时急务,擢礼部尚书,奉旨与传教士龙华民、邓玉函、罗雅各等修正历法。赠少保,谥文定。徐光启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驱之一,是上海地区较早的天主教徒,被称为“圣教三柱石”之首。着有《徐氏庖言》、《诗经六帖》,编着《农政全书》、《崇祯历书》,译《几何原本》、《泰西水法》等。
 
  【人物事略】1、知行合一的徐光启
 
  徐光启20岁考中秀才,但是他36岁才中举人,43岁才考中进士。在考中秀才后的十多年里,因为家境贫寒,连年自然灾害,他参加举人诊断又屡试不中,这期间,他备受煎熬。为了支撑家庭的生计,他不得已在家乡和广东、广西教书,他看到一位读书人死读书从而发狂发疯,于是他开始质疑当时流行的心学,认为流行于明中叶以后的陆王心学所主张的禅静顿悟、反对经世致用,实为误国害民。
 
  速用句评:“苦难是人生的一笔财富”,这句话较初不是为了徐光启而说,但是徐光启却将其体现得较好。
 
  速用方向:转折贫穷醒悟生活苦难财富2、集腋成裘的徐光启
 
  《农政全书》是徐光启在农学成就上的集中体现。但是书并不是一气呵成的。徐光启在为
 
  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他前景一片光明。当时,他的文章得到馆师的交口称赞。中国历来“文人相轻”,而徐光启先生对同学们一向尊重,且心怀儒家中庸之道,虚怀若谷,行事为人不愿意张扬跋扈,纵是才华横溢,也不锋芒毕露,头角峥嵘。所以,他常常有意放弃一些做馆课文章的机会,以便让同学们都有机会得到馆师的嘉奖。这样的精神,在他以后的仕途生涯中,一直成为他内心的行事做人的原则。也因为如此,他才能够在保持自己的特立独行的同时而不受到同僚的攻击,较后位极人臣,科学研究也取得极大成功。
 
  速用句评:水处下地,故莫与之争。水并非是不争,只是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尽头是远方。有了自己明白的方向,所以水较终汇入大海,永不枯竭。
 
  速用方向:退让低调策略胸怀4、为官清廉的徐光启
 
  徐光启较后做到了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位极人臣。明代时,在徐光启的家乡上海老城厢曾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谚:“潘半城,徐一角”,意思是潘家的私人园林气势浩大,几乎占了半个上海城;而为官比潘家大的徐光启,却只辟处上海城的一只角。学者张溥曾到过徐光启寓所,见他在案前奋笔疾书,房间仅一丈见方,除书桌、书柜、椅子外,墙角放着一张床,身边只有一位老仆帮他做些杂货。他过七十岁生日时,在京城不发请帖,一如平常。而且早已写信叮嘱自己在家乡上海的小辈,所有送来的礼物,一概辞谢不受。就是自己的亲朋好友送来的贺礼,也婉言谢绝。上海的儿孙辈知道老爷子的脾气性格,照办不误。他死后,人们发现他床上的棉絮已经腐烂,因为他使用的保温的暖水壶早就漏水。
 
  速用句评:独立特性,保持操守,不为习气污染,出淤泥而不染,在官场却做到如此清廉,是不容易的,所以这就是他的难能可贵的地方。
 
  速用方向:清廉慎独操守对比5、情深意重的徐光启
 
  从1600年他主动到南京拜访利玛窦开始,两人逐渐相知,他向利玛窦学习《几何原本》等西方科学知识,并为利玛窦传教给予很大帮助,利玛窦向他学习中国文化,两人亦师亦友,结
 
  下了深厚的友谊。1611年夏天,利公玛窦神父的墓地改建竣工,11月举行葬礼,徐光启率领北京的教友们参加,并主持仪式。在利玛窦的葬礼上,徐光启没有顾及自己高官显宦的地位和尊容,任凭悲伤的泪水扑簌簌地落下。对利玛窦离世的忧戚和不舍,使他禁不住伸出双手,和落棺的随从们一起拿起绳索,帮助他恩师兼益友利玛窦的棺椁葬入地下,让他安静地长眠于此。又亲自拿起土铲,为利玛窦覆上黄土。
 
  速用句评:“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时。”他在葬礼上的行为是不符合中国传统的士大夫的规范的。也正是这不规范,才看出他与利玛窦的惺惺相惜,他的情深意重。
 
  速用方向:情谊道义豁达感恩超越、【众口评说】
 
  1、我认为上海文明的肇始者,是明代进士徐光启。——当代着名文化学者余秋雨2、生平务有用之学,尽绝诸嗜好。博访坐论,无间寝食。——明末清初举人、历史学家、学者查继佐
 
  3、人间或一引先生独得之言,则皆令人拍案叫绝。——清初地理学家刘献廷4、字字精金美玉,是千古不朽之作。——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近代中国思想启蒙者梁启超评《几何原本》【同类碰撞】
 
  1、亲自尝毒的孙思邈:他中国唐代着名的医学家,朝京兆华原着名的医师与道士。当地有一种毒菌俗名“一群羊”,人人避而远之。他相信通过煮沸换水的方式可以消除毒素。于是他亲自烧火,每煮沸一次换一次水,每换一次水就自己品尝一下,接连换了七次水,终于将毒菌的毒素完全排除。在煮沸的时候,他因为亲自品尝,险些丢掉性命。
 
  2、处心积虑的沈括:1073年,沈括作为钦差大臣到杭州检查农田水利建设。沈括到杭州见到苏轼后,虚寒一番,临行时他向苏轼索要新作,沉浸在昔日旧友的醇醪中的苏轼没有多想,就把近作许多诗词,包括后来授人话柄的《山村五绝》、《吴中田为叹》等均手书一份给沈括。沈括一回京城,立刻在苏轼的诗文中寻章摘句找出一些贬低诽谤新政的句子,加以详细“注释”后迅速呈送给王安石、宋神宗等,并说苏轼这些诗句“词皆讪怼”,如何居心叵测,如何恶意诽谤新政,藐视朝廷讽刺皇上等等,不愧“文字捕快”称号。王安石因此改变了对沈括的看法,他对神宗说“沈括是小人”。
 
  【运用实例】
 
  徐光启:历史给明朝的较后一个机会
 
  彭勇
 
  徐光启影响了历史400年,注定还要影响一代代更多的中国人。
 
  已经31岁并且有了12年教龄的徐光启把心一横,出远门谋生。这次南下,成为他命运的转折点。韶州教书先生徐光启便在此认识了他平生先进个传教士朋友——意大利传教士郭居静。这两人的相识,对于中国科学史的意义是难以估量的。
 
  徐光启从郭居静那里知道了天主教的教义和西方科学知识。这是一次多么富有启蒙意义的
 
  冲击!可以想象,我们的徐老师面对着天文、数学、测量、武器制造等,在一阵阵眼花缭乱过后,发出了由衷的感叹:上帝啊,外面的世界真精彩,我岂能活得太无奈!
 
  于是,徐光启当机立断,邀请郭居静到自己的家乡传教,西方传教士正式登上了上海的舞台。来而不往非礼也,天主教也向好学又好客的徐老师打开了大门,就在徐光启38岁那年,他在赴京参加诊断途中,终于和着名的耶稣会士利玛窦会面了。
 
  三年后,已过不惑之年的徐光启,不仅在科举诊断的阶梯上渐行渐高,而且在宗教信仰上也找到了坚定的方向。与其说徐光启膜拜了上帝,不如说他膜拜了朋友——传教士有他的国度,但真理没有国度,大可拿来“补益王化,左右儒术,救正佛法”。
 
  更重要的是,“八股”仕途没有磨灭徐光启敏锐的触觉。他已经看到,这群朋友身上有中国先儒所没有的特点:学有专长,技术兴国。当时的晚明,海外贸易快速发展,社会思想多元化,但政治日趋衰败,女真族的军队在步步紧逼,农民起义的烽火在点点燃烧。徐光启深深地感到,只有关注农兵、崇尚实践,才能延长明朝微弱的呼吸。
 
  他的官做得也不大顺,三起三落,可是信仰上帝的技术型官员徐光启,只要在任上,就没那么多酸文假醋,他卷起袖子埋头实干。他的宗旨就一条:关心国计民生。办法呢?农业和防务,两手抓。
 
  徐光启主政的较大成就,应该是编写《崇祯历书》。由于钦天监(明朝官署名,掌管观察天文、制定历法)推算日食不准,崇祯皇帝召回了已退休的三朝旧臣徐光启,要他主持历法改革。70岁的徐光启以高度的热情参与到各种测量与编制工作中,他的国际友人汤若望和邓玉函也加入其中,一大批年轻官员担任助手。总算皇天不负有心人,这部用西方天体理论指导的历书,终于完成了。
 
  但徐光启的科学成就还远不止这本《农政全书》,泽及后人的也绝不仅《崇祯历书》。他的翻译天赋和中文版《几何原本》,惠及了世世代代的华夏子孙。
 
  徐光启考中进士后不久,有一次去看望利玛窦。利玛窦谈道,古代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有一本拉丁文着作,名叫《几何原本》,在欧洲影响深远,可惜要译成汉语很难。
 
  历时一年,《几何原本》译出六卷,刊印发行。徐光启抚摸着书,感慨道:这部光辉的数学着作在此后的百年里,必将成为天下学子必读之书,但到那时候只怕已太晚了。
 
  可是历史比他预感的更悲哀。明朝覆亡,清朝建立,权力更迭之际,科学再度被打入冷宫。幸而,1633年,徐光启闭上了他才华横溢的双目,终此一生,没有看到他的政治理想和科技理想的双重覆没。只是历史给明朝的较后一个复苏机会,到底没有被当朝抓住。
 
  (原刊发于《国学》2009年07期)
请加入QQ群,试题资料免费放送!
请加入QQ群,试题资料免费放送!
  • 小学资料分享群:648692527
  • 初中资料分享群:397755459
  • 高中资料分享群:651207579
  • 成都小学交流群: 697100719
  • 成都初中交流群: 450807230
  • 高三学生学习群:483569916
  • 高二学生学习群:674178520
  • 高一学生学习群:834555602
  •   标签: 高二 语文 作文 素材
    意见反馈电话:010-52926893  邮箱:advice@xueersi.com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相关新闻